校报-凯发官网入口

 
 
 
第二版 上一版:
下一版:
版面导航 下载    
 
 
 
 
凯发官网入口
您的位置:凯发注册首页 > 电子期刊 > >
大学生如何回避求职陷阱
发表日期:2017-06-29 浏览次数: 【字号: 】 【】

 


  绿树浓荫六月里,楼台映湖莺啾啼。又到大学生毕业求职时,“民以生为本,以业为基,有业为乐,无业为祸”。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重要选择,然而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,没有求职经验,部分不法分子为大学生设置各种就业陷阱从中牟利,使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种种就业陷阱束手无策。因此,加强对就业陷阱的认识与分析,找出相应对策,加强预防教育,是当前重要课题之一。那么,现今社会都有什么求职陷阱?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如何避免求职陷阱。  

   现今不法分子为大学生设置的求职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:一是“传销陷阱”。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,在网上以高薪招聘为名引诱毕业生上当,一些求职者因不了解情况而受骗。二是“共同创业”陷阱。为了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当受骗,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,向大学生伸出“橄榄枝”,表达共同创业的愿望,一些大学生求职者信以为真,结果上当受骗。三是“地点陷阱”。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刚接触社会缺乏防范意识的特点,将面试或考试地点设置到十分隐蔽偏僻之处进行诈骗,一般正规企业都以宽敞明亮、正规的会议室为考试面试地点。四是“培训费陷阱”。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、抵押金、风险金等,对方往往以已经招聘录用,需要收取押金、保证金的借口,或者以入职培训的名义,骗取求职者的费用。五是扣押求职大学生的重要证件。以各种名义扣取大学生的身份证、户口本等重要证件,作为非法途径使用。

   那么,在求职过程中,大学生应如何避免求职上当呢?首先,要选择正规的中介。求职过程中务必注意无营业执照、无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交流许可证的非法中介,他们常常以找不到工作不收费为幌子,引诱求职者入套,趁机向求职者敲诈勒索。要尽可能直接到用人单位求职,不要把求职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人才中介公司上。有些大学生误以为交了"求职费",对方就一定会给自己找到工作。事实上,有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大学生这一心理,以收取求职者的各项费用,对是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不闻不问。

   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招聘公司的背景。大学生在进入单位之前,应加强对企业的了解,上网查找该招聘单位相关资料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。一些以租用房间、隐秘荒芜的地点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,就需警惕。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及广告,而应该通过合法的、正当的、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了解和掌握掌握招聘信息。路边的招贴广告多是非法中介机构用来骗取求职者钱财的幌子,其许诺的职位、薪水多是海市蜃楼、空中楼阁,骗取求职者的求职费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。并且,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,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、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,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,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,然后再进行相关面试。

   还要切防非法工作。有些团体工作性质不清、任务不明,遮遮掩掩、行动诡秘,可能正从事涉毒、偷运、销赃、传销等非法工作,此时切要留心,切勿沦为不法之徒的帮凶,以防自身安全受到所威胁。

拒绝高薪诱惑。俗话说“无免费的午餐”,高薪虽然诱人,但首先要斟酌清楚自身之条件与特长,看是否能为用人单位创造良好效益,是否与自身价值匹配,如若不能,则一定要多思考、多了解,少一些被骗的可能。

不要将重要证件作抵押。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、学位证、毕业证等证件作抵押。根据相关规定,单位都不能扣押证件。一般用人单位会扣押重要证件的复印件,或者让大学生出示相关证件,但不会扣押不还,如出现扣押重要证件不还的情况,应坚决拒交,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。

   大学生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,增加法律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,要知法懂法。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。一旦发觉上当受骗,及时向相关单位、部门报案,寻求法律保护。

  (文/李丹阳)


上一篇:无
下一篇:
网站地图